势均力敌 shì jūn lì dí

abcd式
拼音shì jūn lì dí
注音ㄕˋㄐㄩㄣㄌㄧˋㄉㄧˊ
繁体勢均力敵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势均力敌的解释
形容双方力量相当,不分上下。
出处

1.

《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2.

《史记·项羽本纪》:'吾与汉军相拒岁余,汉军益张,吾军益却,吾势不能久。'后人用以形容势均力敌。
寓意
强调双方实力相当,鼓励公平竞争的精神。
列子

1.

在象棋比赛中,两个选手的实力势均力敌,比赛非常激烈。

2.

两个足球队在决赛中的表现势均力敌,最终进入了加时赛。

3.

两位辩手在辩论赛中的表现势均力敌,难分高下。

4.

在围棋对局中,两位棋手的水平势均力敌,比赛非常精彩。

5.

在羽毛球比赛中,两位选手的实力势均力敌,比赛打得难解难分。

6.

这场比赛对阵的双方~,最终以平局收场。

势均力敌的翻译
德语
gleich stark
日语
勢均力敵
法语
de force égale
英语
evenly matched
势均力敌的字意分解
shì
1:(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2:同本义。
3:力量;威力。
4:形势;情势。
5:姿态。
6:形状;样式;架式。
7: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8:人及动物的睾丸。
9: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0:势头;趋势;时机。
11:姓。
jūn
1:(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2:同本义。
3:等同,相同。
4:使…同样;平分。
5:衡量,比较。
6:皆,都,全部。
7: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又称“陶旋轮”,后喻国政。
8:中国水名 。汉水支流之一,上、中游为河南淅河,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也称“丹江”。
9:中国州名 。今为湖北省均县。
10:中国宋代瓷窑名,在今河南省禹县。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同本义。
3:力量。
4:能力。
5:威力;权势。
6:劳役;仆役。
7: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8:兵士。
9: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10:役使。
11:尽力,竭力。
12:姓。
1:(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同本义。
3:抵抗;抵挡。
4:攻击。
5:仇敌;敌人。

势均力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jūn lì dí)。abcd式组合,势均力敌意思是:形容双方力量相当,不分上下。 强调双方实力相当,鼓励公平竞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