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战息兵 bà zhàn xī bīng

abac式
拼音bà zhàn xī bīng
注音ㄅㄚˋㄓㄢˋㄒㄧㄅㄧㄥ
繁体罷戰息兵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罢战息兵的解释
形容停止战争,息兵止戈,追求和平。
出处

1.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二:“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佚乐,士大夫赏玩湖山,无复恢复中原之志。”

2.

《左传·成公二年》:'罢战息兵,以成君之德。'
寓意
强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倡导和谐共处。
列子

1.

朋友之间发生了误会,但很快他们就罢战息兵,重新和好如初。

2.

两个竞争的公司最终达成协议,罢战息兵,共同合作开发新项目。

3.

邻居之间因为小事争吵,但经过调解后,他们选择罢战息兵,和睦相处。

4.

兄弟俩因为遗产问题闹翻,但最终他们决定罢战息兵,一起经营家族企业。

5.

同学们因为比赛输赢起了争执,但在老师的劝解下,他们罢战息兵,继续友好相处。

6.

也亏他这等迅雷猛雨的时候,还两下里鸣金擂鼓大杀了一场,方才~。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九回

罢战息兵的翻译
德语
Feuer einstellen und entwaffnen
日语
停戦して武器を捨てる
法语
cesser le feu et désarmer
英语
ceasefire and disarm
罢战息兵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
2:同本义。
3:停止。
4:完毕。
5:废除;取消。
ba
zhàn
1:(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同本义。
3: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4:后作“颤”。发抖。
5:战争;战事。
6:姓。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同本义。
3:叹气。
4:停止,停息。
5:休息。
6:滋息;生长。
7:平息。
8:消除。
9:熄灭;消失。
10: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11:利息,利钱。
12:消息。
13:亲生子女。
14: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5:姓。
bīng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3: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士卒。
5:军事;武力;战争。
6:用兵策略,战略。
7:牌戏名。
8: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9: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10:用兵器攻击,刺杀。
11:伤害。

罢战息兵,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à zhàn xī bīng)。abac式组合,罢战息兵意思是:形容停止战争,息兵止戈,追求和平。 强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倡导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