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梁子弟 gāo liáng zǐ dì

abcd式
拼音gāo liáng zǐ dì
注音ㄍㄠˋㄌㄧㄤˊㄗˋㄉㄧˋ
繁体膏樑子弟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寒门子弟
  • 贫寒子弟
  • 平民子弟
膏梁子弟的解释
形容出身富贵,生活优裕的子弟,常带有对其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贬义。
出处

1.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之子也。”《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武三年》:“未审上古以来,张官列位,为膏梁子弟乎?为致治乎?”

2.

出自《汉书·朱云传》:'臣愿赐之一剑,以赐膏梁之子。'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出身优越而变得骄奢淫逸,应当自强不息。
列子

1.

他虽然出身膏梁子弟,但却勤奋好学,令人刮目相看。

2.

这些膏梁子弟整日游手好闲,令人失望。

3.

尽管他是膏梁子弟,但他在事业上却有不俗的表现。

4.

这些膏梁子弟只知道享受生活,从不关心社会。

5.

这位膏梁子弟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逐渐成长为有用之才。

6.

夏侯楙乃~,懦弱无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

膏梁子弟的翻译
德语
privilegierte Jugendliche
日语
恵まれた若者
法语
jeunes privilégiés
英语
privileged youth
膏梁子弟的字意分解
gāo
1:(形声。从肉,高声。从肉,表示与肉体有关。本义:溶化的油脂,无角动物的油脂)。
2:同本义。
3:肥肉。
4:特指油灯。
5: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
6:肥沃。
7:甘美。
gào
liáng
1:(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2:同本义。
3:房梁。
4:稻粱
5: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
6:堤堰;鱼堰。
7:国名。
8:周时诸侯国。
9: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
10:又。
11:朝代名。
12: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
13: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
14:又。
15:古九州之一 。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
16:
17:架桥、修桥。
18: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同本义。
3:弟弟。
4:古代亦称妹为弟。
5:敬爱兄长。

膏梁子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āo liáng zǐ dì)。abcd式组合,膏梁子弟意思是:形容出身富贵,生活优裕的子弟,常带有对其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贬义。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出身优越而变得骄奢淫逸,应当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