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子弟 wán kù zǐ dì

abac式
拼音wán kù zǐ dì
注音ㄨㄢˊㄎㄨˋㄗˋㄉㄧˋ
繁体紈絝子弟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纨绔子弟的解释
指那些出身富贵、生活奢侈、行为不检点的贵族子弟或纨绔子弟。
出处

1.

《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宋史·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籍与项梁从江东起兵,项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籍从弟项伯为郎中,项伯之子项庄为郎中令。项梁死后,项羽立为将军,项伯为左司马,项庄为右司马。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项伯为射阳侯,项庄为南昌侯。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大夫皆乐为用。项羽之将,项伯、项庄皆纨绔子弟也。”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出身富贵而放纵自己,应当努力上进。
列子

1.

他虽然出身富贵,但行为不检点,俨然一个纨绔子弟。

2.

小说中的男主角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最终却幡然悔悟。

3.

这位富商的儿子整天游手好闲,俨然是个纨绔子弟。

4.

电影里那个纨绔子弟的角色让人印象深刻。

5.

尽管他年轻时是个纨绔子弟,但后来他努力改变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6.

钱正兴在他眼底中,不过是一个~,同世界上一切~一样的。 ★柔石《二月》六

纨绔子弟的翻译
德语
verwöhntes Kind
日语
お坊ちゃん
法语
enfant gâté
英语
spoiled brat
纨绔子弟的字意分解
wán
1:细致洁白的薄绸。
2:纨扇,细绢扇。
1:(形声。从糸,夸声。本义:套裤)。
2:同本义。
3:绊络。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同本义。
3:弟弟。
4:古代亦称妹为弟。
5:敬爱兄长。

纨绔子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wán kù zǐ dì)。abac式组合,纨绔子弟意思是:指那些出身富贵、生活奢侈、行为不检点的贵族子弟或纨绔子弟。 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出身富贵而放纵自己,应当努力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