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abac式
拼音xué ér bù yàn
注音ㄒㄩㄝˊㄦˊㄅㄨˋㄧㄚ
繁体學而不厭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学而不厌的解释
形容学习的态度勤奋好学,永不满足,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热爱。
出处

1.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寓意
强调持续学习和不断追求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列子

1.

小明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天学而不厌地钻研难题。

2.

爷爷退休后仍然学而不厌,每天坚持学习外语。

3.

她学而不厌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4.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学而不厌地参加各种培训课程。

5.

小华学而不厌地练习书法,希望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6.

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学而不厌的翻译
德语
unermüdlich lernen
日语
学んで飽きない
法语
étudier sans se lasser
英语
study tirelessly
学而不厌的字意分解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2:泛指压制;抑制。
3: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4:堵塞。
yàn
1:(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饱,满足
3:憎恶;嫌弃。

学而不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ué ér bù yàn)。abac式组合,学而不厌意思是:形容学习的态度勤奋好学,永不满足,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和热爱。 强调持续学习和不断追求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