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aabb式
拼音zī zī bù juàn
注音ㄗㄗㄗㄗㄅㄨˋㄐㄩㄢˋ
繁体孜孜孜孜不勌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孜孜不倦的解释
形容勤奋努力,永不懈怠。
出处

1.

《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2.

《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后人用'孜孜不倦'形容这种精神。
寓意
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目标,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列子

1.

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外语,希望能流利地与外国朋友交流。

2.

研究员们孜孜不倦地进行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3.

小明孜孜不倦地练习书法,他的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4.

她孜孜不倦地照顾病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5.

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6.

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孜孜不倦的翻译
德语
fleißig und unermüdlich
日语
不屈不撓
法语
diligent et infatigable
英语
diligent and tireless
孜孜不倦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攴(pū),子声。攴,击打。不断敲击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从攴。本义:双音词“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2:同本义。常叠用。亦作孳孳。
3:高兴的样子。
1:(形声。从攴(pū),子声。攴,击打。不断敲击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从攴。本义:双音词“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2:同本义。常叠用。亦作孳孳。
3:高兴的样子。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uàn
1:(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2:同本义。
3:懈怠,厌烦,厌倦。
4:蹲坐,双臂贴近身体弯下腰去,或蜷腿并用臀部贴近地面
5:衰减。

孜孜不倦,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ī zī bù juàn)。aabb式组合,孜孜不倦意思是:形容勤奋努力,永不懈怠。 鼓励人们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目标,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