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不死 dà nàn bù sǐ

abac式
拼音dà nàn bù sǐ
注音ㄉㄚㄋㄢˊㄅㄨˋ
繁体大難不死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大难不死的解释
形容经历了巨大的灾难或危险而幸存下来。
出处

1.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2.

出自《汉书·蒯通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寓意
强调经历了极大的困难或危险后幸存下来的坚韧和幸运。
列子

1.

他在车祸中大难不死,家人感到非常庆幸。

2.

经过这次地震,她大难不死,重新开始了生活。

3.

他在海难中大难不死,成为了幸存者中的一员。

4.

从高处摔下,他大难不死,真是命大。

5.

经历了那场大火,他大难不死,感激不尽。

6.

~,必有后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一

大难不死的翻译
德语
eine große Katastrophe überleben
日语
大難を逃れる
法语
survivre à une grande catastrophe
英语
survive a great calamity
大难不死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nán
1:(形声。从隹(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困难;艰难;不容易。
3:不可;不好。
4: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5:使感到困难。
6:
7:恐惧。
8:敬。
9:驱除疫鬼之祭。
nàn
1: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2: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3:怨仇;仇敌。
4:诘问;责难。
5:抵挡;拒斥。
6:论说;争辩。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大难不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nàn bù sǐ)。abac式组合,大难不死意思是:形容经历了巨大的灾难或危险而幸存下来。 强调经历了极大的困难或危险后幸存下来的坚韧和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