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 kǒng mèng zhī dào

abcd式
拼音kǒng mèng zhī dào
注音ㄎㄨㄥˇㄇㄥˋㄓㄉㄠˋ
繁体孔孟之道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孔孟之道的解释
孔孟之道指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孟子的儒家思想的总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出处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2.

源自于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总结和尊崇,广泛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如《论语》和《孟子》。
寓意
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倡导仁爱、正义和礼节的重要性。
列子

1.

在学校的传统文化课上,老师详细讲解了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

2.

爷爷常常教育我们要遵循孔孟之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

在社区的道德讲堂上,大家讨论了孔孟之道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4.

小明在写论文时,引用了许多关于孔孟之道的经典论述。

5.

通过学习孔孟之道,学生们明白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6.

~的大部分精华要好好继承与发扬光大。

孔孟之道的翻译
德语
die Lehren von Konfuzius und Mencius
日语
孔孟の道
法语
les enseignements de Confucius et Mencius
英语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孔孟之道的字意分解
kǒng
1:(象形。金文字形,象小儿食乳之形。婴儿吃奶容易过量,因以表示过甚之意。本义:甚,很) 同本义。
2:小窟窿。
3:王注:“孔,空也。”。
4:孔雀的省称。
5:嘉,美。
6:通达。
7:姓。
mèng
1:(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2:同本义。
3: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4:假借为“猛”。威猛。
5:民众。
6:姓。孟尝(齐国贵族,姓田名文;春申,楚国人,姓黄名歇。他们同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被称赤“战国四君子”)。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孔孟之道,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ǒng mèng zhī dào)。abcd式组合,孔孟之道意思是:孔孟之道指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孟子的儒家思想的总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倡导仁爱、正义和礼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