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廉耻 lǐ yì lián chǐ

abcd式
拼音lǐ yì lián chǐ
注音ㄌㄧˇㄧˊㄌㄧㄢˊㄔˇ
繁体禮義亷恥
感情褒义
近义词
  • 德行兼备
  • 品行端正
  • 操守高尚
反义词
  • 无礼无义
  • 贪婪无耻
  • 不顾廉耻
礼义廉耻的解释
礼义廉耻是传统道德的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指礼节、道义、廉洁和羞耻。强调个人行为应遵循这些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
出处

1.

《管子·牧民》:“何谓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2.

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后人将其概括为礼义廉耻。
寓意
强调个人应遵循传统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列子

1.

他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礼义廉耻。

2.

公司强调员工应具备礼义廉耻的品质,以维护企业形象。

3.

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向学生传授礼义廉耻的价值观。

4.

传统文化讲座上,老师详细讲解了礼义廉耻的内涵。

5.

社区组织的道德讲堂,居民们积极讨论如何践行礼义廉耻。

6.

古之贤君必厉士气,当务求难合自重之士,以养成~之风。 ★宋·苏轼《乞录用郑侠王斿状》

礼义廉耻的翻译
德语
Höflichkeit, Gerechtigkeit, Integrität und Scham
日语
礼義廉恥
法语
courtoisie, justice, intégrité, et honte
英语
propriety, righteousness, integrity, and shame
礼义廉耻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lián
1:(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2:同本义。
3:边。
4:棱角。亦指物体露出棱角;有棱角。
5:旧称有节操、不苟取的人。
6:正直;刚直;品行方正。
7:廉洁。
8:又。
9:狭窄。
10:
11:考察,视察。
12:绝,断。
chǐ
1:(形声。从心,耳声。本义:耻辱,可耻的事情)。
2:同本义(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
3:羞愧。
4:羞辱;侮辱。

礼义廉耻,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ǐ yì lián chǐ)。abcd式组合,礼义廉耻意思是:礼义廉耻是传统道德的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指礼节、道义、廉洁和羞耻。强调个人行为应遵循这些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 强调个人应遵循传统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