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檗吞针 niè bò tūn zhēn

abac式
拼音niè bò tūn zhēn
注音ㄋㄧㄝˋㄅㄛˋㄊㄨㄣㄓㄣ
繁体嚙檗吞針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啮檗吞针的解释
比喻贪得无厌,企图吞并更多而最终害了自己。
出处

1.

唐·康骈《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檗吞针 。”

2.

出自《庄子·外物》,原句为'啮檗吞针',比喻贪婪过度反而害己。
寓意
警示人们要适可而止,贪婪过度终将自食其果。
列子

1.

他总是贪得无厌,啮檗吞针,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2.

小明不顾劝告,啮檗吞针,结果考试作弊被抓。

3.

贪官啮檗吞针,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4.

她在投资中啮檗吞针,结果亏得一无所有。

5.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老板啮檗吞针,最终失去了所有的客户。

啮檗吞针的翻译
德语
mehr als man kauen kann beißen
日语
欲張って失敗する
法语
mordre plus qu'on ne peut mâcher
英语
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
啮檗吞针的字意分解
niè
1:(会意。从口,从齿。表示咬。本字从齿,(qì)声。本义:用嘴咬)。
2:同本义。
3:侵蚀。
1:木名。即黄檗。也称“黄柏” 。芸香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开黄绿色小花,木材坚硬,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入药。
tūn
1:(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2:同本义。
3:吞并,消灭掉。
4:容纳。
5:忍受。
6:痴呆。
zhēn
1:(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同本义。
3: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4: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5:缝。
6:刺。
7:以针刺治病。

啮檗吞针,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iè bò tūn zhēn)。abac式组合,啮檗吞针意思是:比喻贪得无厌,企图吞并更多而最终害了自己。 警示人们要适可而止,贪婪过度终将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