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 zhī zú cháng lè

abcd式
拼音zhī zú cháng lè
注音ㄓㄗㄨˊㄔㄤˊㄌㄜˋ
繁体知足常樂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知足常乐的解释
形容满足于现状,常常保持快乐的心态。强调知足常乐是一种生活态度,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满足感和幸福感。
出处

1.

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

出自《老子》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后世引申为知足常乐。
寓意
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满足感和幸福感,强调一种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列子

1.

小王虽然收入不高,但知足常乐,生活得很幸福。

2.

退休后,张大爷每天在公园里散步,知足常乐,日子过得很充实。

3.

李阿姨虽然家境一般,但她知足常乐,总是乐观面对生活。

4.

小明在学校里成绩一般,但他知足常乐,享受学习的乐趣。

5.

虽然工作忙碌,但小刘知足常乐,觉得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

6.

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 ★王西彦《古屋》第一部

知足常乐的翻译
德语
Zufriedenheit bringt Glück
日语
知足常楽
法语
le contentement apporte le bonheur
英语
contentment brings happiness
知足常乐的字意分解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cháng
1:(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同本义。
3:裙子。
4:规则,规律。
5:古代长度单位。一丈六尺为常。
6:恒久;长久不变。
7:一般;普通;正常。
8:经常,常常。
9:曾经。
1:喜悦;愉快。
2:安乐。
3:乐于;安于。
4:又。
5:感到快乐,享受。
6: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
7:乐趣。
8:又。
9:姓。
yuè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2:同本义。
3:又。
4:乐器。
5:乐工,精于音乐的人。
6:
7:唱,用口发音乐音。
8:奏乐。
9:姓。

知足常乐,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ī zú cháng lè)。abcd式组合,知足常乐意思是:形容满足于现状,常常保持快乐的心态。强调知足常乐是一种生活态度,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满足感和幸福感。 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满足感和幸福感,强调一种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