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力不讨好 chū lì bù tǎo hǎo

abac式
拼音chū lì bù tǎo hǎo
注音ㄔㄨㄌㄧˋㄅㄨˋㄊㄠˇㄏㄠˋ
繁体齣力不討好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出力不讨好的解释
指做事出力不讨好,形容费力不讨好,辛苦却得不到好的结果或回报。
出处

1.

我们没必要去干这~的事情。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出力不讨好,枉自辛苦一场。'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考虑到回报和结果,避免徒劳无功。
列子

1.

他帮忙组织活动,结果出力不讨好,大家都不满意。

2.

妈妈为全家准备大餐,结果出力不讨好,孩子们挑三拣四。

3.

他努力修理家里的旧家具,结果出力不讨好,家人觉得不好看。

4.

她在公司加班加点,结果出力不讨好,老板不认可她的努力。

5.

他为朋友出主意,结果出力不讨好,朋友反而埋怨他多事。

6.

我们没必要去干这~的事情

出力不讨好的翻译
德语
undankbare Aufgabe
日语
労多くして功少なし
法语
tâche ingrate
英语
thankless task
出力不讨好的字意分解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同本义。
3:力量。
4:能力。
5:威力;权势。
6:劳役;仆役。
7: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8:兵士。
9: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10:役使。
11:尽力,竭力。
12: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tǎo
1:(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2:同本义。
3:讨伐;诛戮。
4:探究。
5:索取。
6:诛杀。

出力不讨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ū lì bù tǎo hǎo)。abac式组合,出力不讨好意思是:指做事出力不讨好,形容费力不讨好,辛苦却得不到好的结果或回报。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考虑到回报和结果,避免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