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力不讨好 chī lì bù tǎo hǎo

abcd式
拼音chī lì bù tǎo hǎo
注音ㄔㄌㄧˋㄅㄨˋㄊㄠˇㄏㄠˋ
繁体喫力不討好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吃力不讨好的解释
形容做事费力气却得不到好结果,含有不值得的意思。
出处

1.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老实说,有了钱,与其这样化的吃力不讨好,我倒不如拿来孝敬点给叔公了。”

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他这番费尽心机,真是吃力不讨好。”
寓意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考虑投入与回报的平衡,避免无谓的付出。
列子

1.

他费了好大劲去帮朋友搬家,结果朋友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真是吃力不讨好。

2.

为了这个项目加班加点,结果领导不满意,真是吃力不讨好。

3.

她精心准备了一桌菜,结果家人都不喜欢,真是吃力不讨好。

4.

为了这次活动,我跑前跑后,结果没人注意到我的努力,真是吃力不讨好。

5.

我花了好几个小时教他数学,结果他还是考得不好,真是吃力不讨好。

6.

严格说来,诗歌的翻译是~的事。 ★茅盾《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

吃力不讨好的翻译
德语
undankbare Aufgabe
日语
骨折り損のくたびれもうけ
法语
tâche ingrate
英语
thankless task
吃力不讨好的字意分解
chī
1:(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2:(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3:吃东西。与“喝”形成对照。
4:被;让;由于。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同本义。
3:力量。
4:能力。
5:威力;权势。
6:劳役;仆役。
7: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8:兵士。
9: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10:役使。
11:尽力,竭力。
12: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tǎo
1:(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2:同本义。
3:讨伐;诛戮。
4:探究。
5:索取。
6:诛杀。

吃力不讨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ī lì bù tǎo hǎo)。abcd式组合,吃力不讨好意思是:形容做事费力气却得不到好结果,含有不值得的意思。 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考虑投入与回报的平衡,避免无谓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