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豆不瞻 kāng dòu bù zhān

abcd式
拼音kāng dòu bù zhān
注音ㄎㄤㄉㄡˋㄅㄨˋㄓㄢ
繁体穅豆不瞻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糠豆不瞻的解释
形容人或物的外表光鲜亮丽,但实际上没有实质内容或价值,类似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出处

1.

《汉书·贡禹传》:“妻子豆不瞻,裋褐不完。”

2.

出自《庄子·山木》,原文为“糠豆不瞻”,比喻外表光鲜但实质无用。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要注重事物的内在价值。
列子

1.

他穿得光鲜亮丽,但一开口就让人觉得糠豆不瞻。

2.

这部电影的宣传效果很好,但内容却让人觉得糠豆不瞻。

3.

这个项目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操作起来却糠豆不瞻。

4.

她的演讲技巧不错,但内容空洞,真是糠豆不瞻。

5.

这个新产品包装精美,但使用后发现功能糠豆不瞻。

糠豆不瞻的翻译
德语
nur Fassade
日语
外見だけ立派
法语
tout en façade
英语
all show and no substance
糠豆不瞻的字意分解
kāng
1:(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3:又。
4: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dòu
1:(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3:又。
4: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5:“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6: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7: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ān
1:(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2:同本义。
3:仰慕。

糠豆不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āng dòu bù zhān)。abcd式组合,糠豆不瞻意思是:形容人或物的外表光鲜亮丽,但实际上没有实质内容或价值,类似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提醒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要注重事物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