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臂一呼 rǎng bì yī hū

abcd式
拼音rǎng bì yī hū
注音ㄖㄤˇㄅㄧˋㄧㄏㄨ
繁体攘臂一噁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攘臂一呼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振臂高呼,号召大家行动起来,通常表示一种激昂的号召力。
出处

1.

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于是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巨鹿,项羽乃大呼,士皆从之,鼓行而前,破秦军,项羽身先士卒,攘臂一呼,士皆争先,破釜沉舟,成为兵法中的经典战例。”
寓意
强调个人的号召力和领导力,能够激励和团结他人共同行动。
列子

1.

看到大家积极响应活动的号召,他攘臂一呼,带领大家一起努力。

2.

在危急时刻,他攘臂一呼,组织大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3.

面对困难,他攘臂一呼,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克服挑战。

4.

在比赛中,他攘臂一呼,带领队伍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5.

看到有困难的邻居,他攘臂一呼,组织大家一起帮忙解决问题。

6.

皆能~,聚众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重烦大兵剪灭而后已,是岂理所当然者哉。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

攘臂一呼的翻译
德语
den Arm heben und rufen
日语
腕を振り上げて叫ぶ
法语
lever le bras et crier
英语
raise one's arm and shout
攘臂一呼的字意分解
rǎng
1:(形声。从手,襄(xiāng)声。本义:推让,退让)。
2:同本义。
3:排斥,努力消去。
4:止。
5:侵略。
6:偷,盗窃。
7:破坏安宁;骚动。
8:捋起。
9:夺。
10:容忍。
bei
1:——见“胳臂”(gēbei)。
1:(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2:胳臂。
3:动物的前肢。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1:(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2: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3:大声叫喊。
4:召唤。
5:称呼。
6:姓。

攘臂一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rǎng bì yī hū)。abcd式组合,攘臂一呼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振臂高呼,号召大家行动起来,通常表示一种激昂的号召力。 强调个人的号召力和领导力,能够激励和团结他人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