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不答 xiào ér bù dá

abcd式
拼音xiào ér bù dá
注音ㄒㄧㄠˋㄦˊㄅㄨˋㄉㄚˊ
繁体笑而不答
感情中性
近义词
  • 含笑不语
  • 微笑不答
  • 默然不答
反义词
笑而不答的解释
指笑而不回答,通常表示一种礼貌性的不直接回应,常见于不想直接回答或无法回答的情况。
出处

1.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2.

出自《论语·乡党》,原文为:“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里的“笑而不答”体现了孔子对礼节的重视。
寓意
表达一种不直接回答的礼貌方式,体现出对某些问题的回避或保留。
列子

1.

当被问及生日礼物时,小明笑而不答,让大家猜测。

2.

面对记者的提问,明星笑而不答,保持神秘感。

3.

老师问小红考试成绩,她笑而不答,显然不想说。

4.

朋友问小李是否有新恋情,他笑而不答,欲盖弥彰。

5.

当妈妈问小刚是否做完作业时,他笑而不答,试图蒙混过关。

6.

钱钟书《围城》:“大家都说辛楣心平气和得要成‘圣人’了,圣人~。”

笑而不答的翻译
德语
lächeln ohne zu antworten
日语
笑って答えない
法语
sourire sans répondre
英语
smile without answering
笑而不答的字意分解
xiào
1:(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同本义。
3:讥笑;嘲笑。
4:玩笑;逗乐。
5:比喻花朵开放。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义同“答”(dá),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1:(形声。从竹,合声。①本义:以竹补篱。②答谢,报答)。
2:回话;应对。
3:报礼;报答。引申为酬答。

笑而不答,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ào ér bù dá)。abcd式组合,笑而不答意思是:指笑而不回答,通常表示一种礼貌性的不直接回应,常见于不想直接回答或无法回答的情况。 表达一种不直接回答的礼貌方式,体现出对某些问题的回避或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