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何知 tóng zǐ hé zhī

abcd式
拼音tóng zǐ hé zhī
注音ㄊㄨㄥˊㄗˋㄏㄜˊㄓ
繁体童子何知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童子何知的解释
原意是指小孩子懂得什么,常用来表示对某事不了解或不明白,带有一种轻视或不屑的意味。
出处

1.

《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孺子何知?’”
寓意
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因为自己不懂而轻视他人或事物。
列子

1.

小明第一次接触编程,对代码感到一头雾水,只能说‘童子何知’。

2.

面对复杂的物理题,小丽只能苦笑,说自己真是‘童子何知’。

3.

当朋友们讨论专业术语时,小王插不上话,只能自嘲‘童子何知’。

4.

第一次参加茶道仪式,小张对各种礼仪感到陌生,只能说‘童子何知’。

5.

在高手云集的棋社,小李连输几盘,只能感叹‘童子何知’。

6.

~?也来多言!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一百回

童子何知的翻译
德语
Was weiß ein Kind?
日语
童子何を知るか
法语
Qu'est-ce qu'un enfant sait?
英语
What does a child know?
童子何知的字意分解
tóng
1:(形声。重省声。(qiān),罪。本义:男奴仆)。
2:同本义。
3: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
4: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
5:又如童男子(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贞)。
6:眼珠
7: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
8:又如童牛(无角之牛);童羊(无角的公羊)。
9:山岭,田地无草木。如童土(没有草木的土地);童秃(光秃);童阜(光秃的土山);童枯(光秃枯竭);童童(光秃的样子)。
10: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如童木(无枝干的树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实者)。
11:头秃;没有头发。如童首(秃头);童颠(秃顶)。
12: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1:什么。
2:怎么样。
3:哪里,什么地方。
4:谁。
5:哪样,哪点。
6:问,盘问,诘问。
7:谴责;呵斥。
8:甚;多么。
9: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1:(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童子何知,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óng zǐ hé zhī)。abcd式组合,童子何知意思是:原意是指小孩子懂得什么,常用来表示对某事不了解或不明白,带有一种轻视或不屑的意味。 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因为自己不懂而轻视他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