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而热 zhì shǒu ér rè

abac式
拼音zhì shǒu ér rè
注音ㄓˋㄕㄡˇㄦˊㄖㄜˋ
繁体炙手而熱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炙手而热的解释
形容权势极大,令人感到炙热难当,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权势熏天,使人敬畏。
出处

1.

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2.

出自唐代杜甫的《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权势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倡谦虚谨慎的态度。
列子

1.

公司的董事长炙手而热,大家都不敢轻易得罪他。

2.

在社团中,他炙手而热,所有的活动都由他来决定。

3.

这个明星在娱乐圈炙手而热,很多人都想和他合作。

4.

比赛中,那个选手炙手而热,其他选手都不敢与他正面交锋。

5.

在学校里,那个学生会主席炙手而热,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

6.

嵩久握重权~。(《明史·董传策传》云)

炙手而热的翻译
德语
mit Macht glühend heiß
日语
権勢熾烈
法语
brûlant de pouvoir
英语
scorching hot with power
炙手而热的字意分解
zhì
1:(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2:同本义。
3:烧灼人体。
4:曝晒。
5:受熏陶。
6: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
7:烤熟的肉食。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1:(形声。本义:温度高)。
2:同本义。跟“冷”相对。
3: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4:滚热的物体。
5:热气。
6: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7:激动。

炙手而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ì shǒu ér rè)。abac式组合,炙手而热意思是:形容权势极大,令人感到炙热难当,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权势熏天,使人敬畏。 提醒人们要警惕权势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倡谦虚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