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不足道的解释
形容事情或事物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通常用来表示谦虚或轻视某事物的态度。
出处
1.
《谷梁传·隐公七年》:“其不言逆,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王约,今与耳,约束不明,微不足道。'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在意细小的事情,保持大局观和谦虚的态度。
列子
1.
这次小小的失误在整个项目中微不足道,不会影响最终结果。2.
虽然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但大家都觉得微不足道,没有采纳。3.
与大海相比,这点水微不足道。4.
他在比赛中的表现虽然有瑕疵,但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不会影响他的总体成绩。5.
她对这次活动的贡献微不足道,但她的热情却感染了大家。6.
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但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 ★郭沫若《百花齐放·单色蓳》诗微不足道的翻译
德语
unbedeutend
日语
取るに足らない
法语
insignifiant
英语
insignificant
微不足道的字意分解
wēi
1:(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2:同本义。
3:藏匿,隐蔽。
4:衰微,衰落。
5:非,不是。
6:微小;轻微。
7:卑贱。
8:日月亏缺的。
9:秘密,偷偷。
10:精妙。
11:稍微,稍稍。
12:要没有,要不是。
13:古单位名。
14: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一寸的百分之一,或一两的百万分之一。
15:角度、弧度的单位,一秒的六十分之一。
16:秘密之事。
17:古诸侯国名。
18:殷代畿内之封地。
19:殷周时西南夷之国。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ú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微不足道,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wēi bù zú dào)。abcd式组合,微不足道意思是:形容事情或事物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通常用来表示谦虚或轻视某事物的态度。 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在意细小的事情,保持大局观和谦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