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正正的解释
形容光明正大,行为正直,没有任何不正当的行为。
出处
1.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堂堂乎张也,吾得而拜诸?'后演变成形容人品行端正的成语。寓意
强调做人的正直与光明磊落,鼓励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诚信和正直。
列子
1.
他在比赛中堂堂正正地发挥了自己的实力。2.
她总是堂堂正正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3.
即使面对质疑,他也堂堂正正地捍卫自己的观点。4.
公司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必须堂堂正正,不得有任何不当行为。5.
他堂堂正正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6.
就如那妒妇破坏人家,他却也有一番~的道理说出来,可知道家也却被他破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堂堂正正的翻译
德语
ehrlich und ehrenhaft
日语
堂々と正々堂々
法语
intègre et honorable
英语
upright and honorable
堂堂正正的字意分解
táng
1:(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同本义。
3: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4: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5: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6:高显的样子。
táng
1:(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同本义。
3: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4: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5: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6:高显的样子。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zhēng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zhè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7: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
8:(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9:整治。
10:纠正;改正,匡正。
11:正法,治罪。
12:决定,考定。
13:官长;君长。
14: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15:嫡长子,与“庶”相对。
16: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17:道理,规律。
18:政治,政事。
19:凭证,证据。
20:正好,恰好。
21:表示动作、状态的进行,持续,正在。
22:仅;只。
23:端正地。
24:方,刚刚。
25:公然;显然。
26:总是。
27:这么;这样。
28:姓。

堂堂正正,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aabb式组合,堂堂正正意思是:形容光明正大,行为正直,没有任何不正当的行为。 强调做人的正直与光明磊落,鼓励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诚信和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