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达礼 tōng shū dá lǐ

abac式
拼音tōng shū dá lǐ
注音ㄊㄨㄥˋㄕㄨㄉㄚˊㄌㄧˇ
繁体通書達禮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通书达礼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通晓书本知识,并且懂得礼节,通常用来赞扬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
出处

1.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2.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后人用'通书达礼'来形容有学识且有礼的人。
寓意
强调学识与礼仪并重,体现一个人全面的素质修养。
列子

1.

他不仅通书达礼,还能在各种场合表现得非常得体。

2.

通书达礼的她在社区活动中总是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3.

通书达礼的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还教导学生礼仪。

4.

通书达礼的朋友总是能在聚会中调节气氛,让大家感到愉快。

5.

通书达礼的员工在公司里深受同事和领导的喜爱。

通书达礼的翻译
德语
in Literatur und Etikette bewandert
日语
文学と礼儀に通じている
法语
versé dans la littérature et l'étiquette
英语
well-versed in literature and etiquette
通书达礼的字意分解
tōng
1:(形声。从辵(chuò),甬(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
2:同本义。
3:通往。
4:传递;传达。
5:沟通;接通。
6:往来友好。
7:了解;精通。
8:通报;说 。
9:疏通;开通。
10:流通,互相交换。
11:陈述 。
12:如:通款(向敌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诚(在神前表白诚意)。
13:通奸,过非婚性生活 。
14:如:与人有通。
15:调和。
16:整个,全部。
17:博识。
18:总共 。
19:共同 。
20:透彻 。
21:在某一方面,技术高超、有独创性或聪明灵巧的人 。
22:古州名。
23:西魏设。在今四川达县。
24:五代周置,在今江苏省南通县。
25:金置。在今北京市通县。
26:乐器名。
27: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十井为通。
28:药名。马粪。
29:遍;次 。
30:用于文书电报。
31:很;十分 。
32:总是。
tòng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1:(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2:同本义。泛指畅通。
3:到达,通到。
4:通达事理;通晓,见识高远。
5: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6:荐举。
7:将意思表达出来。
8:通行的;共同的。
9: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
10:地名 。今四川省达县。
11:形容物体相碰时发出的声响。
12:姓。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通书达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ōng shū dá lǐ)。abac式组合,通书达礼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通晓书本知识,并且懂得礼节,通常用来赞扬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 强调学识与礼仪并重,体现一个人全面的素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