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子集的解释
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类别,即经、史、子、集,涵盖了古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出处
1.
《新唐书·艺文志一》:“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2.
出自《隋书·经籍志》,是对中国古代典籍进行分类的方法。寓意
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体现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列子
1.
他喜欢阅读,家里藏书丰富,涵盖了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2.
图书馆的藏书按照经史子集进行分类,方便读者查找。3.
研究古代文化的学者需要熟读经史子集,掌握丰富的知识。4.
她对中国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阅读经史子集的经典作品。5.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他系统地学习了经史子集的相关书籍。6.
就从妹子说一句书,无论~,大家都顶针续麻依次接下去。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经史子集的翻译
德语
Klassiker, Geschichte, Philosophie und Literatur
日语
経史子集
法语
Classiques, Histoire, Philosophie, et Littérature
英语
Classics, History,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经史子集的字意分解
jīng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7:中医称经脉,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8: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指儒家经典及小学(文学、音韵、训诂)方面的书。
9:中国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东北。
10:小路,途径。
11:治理。
12:经过,经历。
13:经营;料理。
14:量度;筹划。
15:上吊,缢死。
16:正常;经常。
jìng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shǐ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古官名。职别各异。
3: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
4: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
5:太史令的简称。
6:史册,历史。
7:古代官府的佐吏。
8: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
9:画师。
10:姓。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jí
1:同本义。
2:引申为停留。
3:集合;聚集;收集。
4:依就。
5:至;遭受。
6:成功。
7:召集。
8:
9:和协,安抚。
10:安定。
11:集子,诗文的汇集。
12:集镇,市镇。
13: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14:中国古州名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15:姓。

经史子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īng shǐ zǐ jí)。abcd式组合,经史子集意思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类别,即经、史、子、集,涵盖了古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体现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