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心肠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具有慈悲为怀、乐于助人的心肠,类似于菩萨的慈悲心肠。
出处
1.
《西湖佳话·放生善迹》:“吾弟以恩报仇,实是菩萨心肠。”2.
出自佛教用语,意在形容菩萨的慈悲心肠,后引申为对人的赞美之词。寓意
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慈悲,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
列子
1.
看到流浪狗被救助,他菩萨心肠地决定收养它。2.
她总是菩萨心肠地帮助邻居解决困难,大家都很感激她。3.
面对困难的同事,他总是菩萨心肠地伸出援手。4.
在公益活动中,她菩萨心肠地捐出了自己的积蓄。5.
他菩萨心肠地照顾生病的朋友,朋友们都非常感动。6.
他有一副~。菩萨心肠的翻译
德语
mitfühlendes Herz
日语
慈悲の心
法语
cœur compatissant
英语
compassionate heart
菩萨心肠的字意分解
pú
1:菩提(音译):意为正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
2: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亦指树名,即菩提树。
3:“菩萨”: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省,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亦指人们崇拜的偶像;或比喻心肠仁慈的人。
sà
1:姓。明有萨琦。
xīn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7:又。
cháng
1:(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菩萨心肠,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ú sà xīn cháng)。abac式组合,菩萨心肠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具有慈悲为怀、乐于助人的心肠,类似于菩萨的慈悲心肠。 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慈悲,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