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的解释
形容极其慈悲、仁爱。常用来形容佛菩萨的慈悲心肠,也可用于形容人极富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出处
1.
《妙法莲花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2.
佛教用语,源自佛经中的描述,表达佛陀对众生的无尽慈悲。寓意
表达对众生无尽的慈悲和仁爱之心,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
列子
1.
听到流浪猫的遭遇,她大慈大悲地决定收养它。2.
他看到老人跌倒,大慈大悲地立即上前扶起并送往医院。3.
面对孩子的错误,老师大慈大悲地给予了耐心的教育和引导。4.
她在大慈大悲的精神下,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5.
在灾难面前,他大慈大悲地组织志愿者团队,送去救援物资。6.
万望长老收录,~,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回大慈大悲的翻译
德语
große Barmherzigkeit
日语
大慈大悲
法语
grande compassion
英语
great compassion
大慈大悲的字意分解
dà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cí
1:(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2:同本义。
3:对父母孝敬奉养。
dà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bēi
1:(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同本义。
3:悲哀。
4:悲壮;悲凉。
5:悲愤。
6:眷念;怅望。
7:哀怜;怜悯。
8:感叹,慨叹。
9:可悲。
10:悲叹。
11: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12:苦。

大慈大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cí dà bēi)。aabb式组合,大慈大悲意思是:形容极其慈悲、仁爱。常用来形容佛菩萨的慈悲心肠,也可用于形容人极富同情心和仁爱之心。 表达对众生无尽的慈悲和仁爱之心,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