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履决踵 nà lǚ jué zhǒng

abcd式
拼音nà lǚ jué zhǒng
注音ㄋㄚˋㄌㄩˇㄐㄩㄝˊㄓㄨㄥˇ
繁体納履决踵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纳履决踵的解释
形容轻视对方,不屑于与之交往。比喻对人或事极为轻蔑,拒绝与之接触。
出处

1.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2.

出自《战国策·齐策六》,原句是“秦王欲见之,公孙龙至,纳履决踵,谓秦王曰:‘龙闻王欲见龙,龙固不欲见王’。”
寓意
强调对不值得尊重的人或事的不屑一顾,表达一种高傲和自尊的态度。
列子

1.

他对那个傲慢的同事总是纳履决踵,觉得根本不值得与之交往。

2.

她对那些虚伪的人总是纳履决踵,认为他们不值得信任。

3.

当他听到那个不负责任的提议时,纳履决踵地表示拒绝。

4.

面对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他总是纳履决踵,不愿浪费时间。

5.

她对那些只会说大话的人总是纳履决踵,认为他们没有实际行动。

纳履决踵的翻译
德语
die Nase rümpfen
日语
鼻であしらう
法语
faire la fine bouche
英语
turn up one's nose at
纳履决踵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同本义。
3:收藏;收入。
4:“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5:缴纳,贡献。
6:使进入。
7:取;娶。
8:结交。
9:用同“捺”。
10:密针缝纫。
11:扣压。
1:(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2:同本义。
3:穿鞋。
4:登位。
5:实行。
6:开始担任职务。
7:鞋。
8:足。
9:领土,疆土。
jué
1:(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同本义。
3: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4:断裂,折断。
5:离别,同“诀”。
6:决断,决定。
7:判决。
8:处死犯人。
9:较量,分胜负。
10:一定,必定。
zhǒng
1:(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2:同本义。
3:跟随。
4:至;亲到。
5:继承。
6:脚后跟 (书面语词)。亦泛指脚。

纳履决踵,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nà lǚ jué zhǒng)。abcd式组合,纳履决踵意思是:形容轻视对方,不屑于与之交往。比喻对人或事极为轻蔑,拒绝与之接触。 强调对不值得尊重的人或事的不屑一顾,表达一种高傲和自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