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焚救溺 zhěng fén jiù nì

abcd式
拼音zhěng fén jiù nì
注音ㄓㄥˇㄈㄣˊㄐㄧㄡˋㄋㄧˋ
繁体拯焚捄溺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拯焚救溺的解释
比喻救助处于危难之中的人,强调的是一种紧急救援的行为。
出处

1.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唐·李渊《受禅告南郊文》:“臣恭守晋阳,驰心魏阙,被首濡足,拯溺救焚,大举义兵,式宁区宇。”

2.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人之事,则拯焚救溺,欲使天下无有受其苦者。'
寓意
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无私精神和勇气,强调人道主义关怀。
列子

1.

看到有人落水,他立刻跳进河里拯焚救溺,成功救起落水者。

2.

火灾发生时,消防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拯焚救溺,挽救了许多生命。

3.

在山区迷路的游客被及时发现并拯焚救溺,平安返回。

4.

她在车祸现场毫不犹豫地拯焚救溺,帮助伤者脱离危险。

5.

当小孩被困在电梯里时,维修人员迅速赶到,拯焚救溺。

6.

举朝~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二三阉寺。(《明史·姜思睿传》)

拯焚救溺的翻译
德语
aus Feuer und Wasser retten
日语
火水から救う
法语
sauver du feu et de l'eau
英语
rescue from fire and water
拯焚救溺的字意分解
zhěng
1:(形声。从手,丞(chéng)声。本义:向上举)。
2:同本义。
3:救济;援救。
fén
1:(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2:用火烧山林宿草。
3:烧。
4: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jiù
1:(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2:同本义。
3:援救别人。
4:治疗。
5:纠正。
6:求助于人。
7:“捄”。
1:没入水中。
2:沉湎,无节制。
3:陷于困境。
4:失职 。如溺职。
5:假借为“弱”。水浅,意谓水弱不能胜舟。
niào
1:排泄小便。后来作“尿”。
2:人或动物排泄的小便。

拯焚救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ěng fén jiù nì)。abcd式组合,拯焚救溺意思是:比喻救助处于危难之中的人,强调的是一种紧急救援的行为。 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无私精神和勇气,强调人道主义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