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 jiàn sǐ bù jiù

abcd式
拼音jiàn sǐ bù jiù
注音ㄐㄧㄢˋㄅㄨˋㄐㄧㄡˋ
繁体見死不捄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见死不救的解释
见到有人面临死亡而不去救助,形容冷漠无情或见危不救的行为。
出处

1.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

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故闻仁人之过,不闻见死而不救也。'
寓意
强调人应该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不应冷漠对待他人危难。
列子

1.

见到老人摔倒,他竟然见死不救,实在让人寒心。

2.

在游泳池看到有人溺水,他选择见死不救,令人难以理解。

3.

面对受伤的动物,她选择见死不救,显得非常冷漠。

4.

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他却见死不救,让人失望。

5.

在事故现场,有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

6.

周金大哥死在国民党军阀、官僚手里,你们~。 ★欧阳山《三家巷》三一

见死不救的翻译
德语
jemanden sterben lassen, ohne zu helfen
日语
死を見て救わない
法语
laisser mourir sans intervenir
英语
to stand by and do nothing when someone is dying
见死不救的字意分解
jià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同本义。
3:进见;会见。
4:遇到;碰见。
5:听到。
6:观察;知道;了解。
7:看法,见解。
8: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9: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xiàn
1:“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介绍,推荐。
3:(“现”的古字)。
4:现有;现成。
5:现在。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ù
1:(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2:同本义。
3:援救别人。
4:治疗。
5:纠正。
6:求助于人。
7:“捄”。

见死不救,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iàn sǐ bù jiù)。abcd式组合,见死不救意思是:见到有人面临死亡而不去救助,形容冷漠无情或见危不救的行为。 强调人应该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不应冷漠对待他人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