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学多辨的解释
形容学问虽然广博,但内容却不正统、不端正,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卖弄学问而没有实际价值的人。
出处
1.
《战国策·赵策二》:“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辨。”2.
出自《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后人引申为曲学多辨。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重学问的实际价值和应用,不要只追求表面的华丽。
列子
1.
他在学术会议上曲学多辨,却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见解。2.
这个演讲者曲学多辨,讲了很多华丽的词藻,却没有实质内容。3.
他喜欢在朋友面前曲学多辨,炫耀自己所谓的学问。4.
她在课堂上曲学多辨,老师批评她应该多注重实际应用。5.
辩论赛上,他曲学多辨,却没有说服力,最终输掉了比赛。6.
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诐,~。” ★南朝·宋·范晔《商君书·更法》曲学多辨的翻译
德语
Sophismus
日语
詭弁
法语
sophisme
英语
sophistry
曲学多辨的字意分解
qū
1:弯曲,不直。
2: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3:理屈;理亏。
4: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5: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6:使弯曲。
qǔ
1:乐曲,歌曲。
2: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xué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3:模仿。
4:讲述,说。
5:讲学。
6: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7:学问。
8: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du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3:重。与“轻”相对。
4:贤;好。
5:赞许,推崇。
6:多么。
7:虚指某种程度。
8:只,仅仅。
9:大多。
10:姓。
biàn
1:(形声。从刀,辡(biǎn)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
2:同本义。
3:口头上争论。
4:颁布。

曲学多辨,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qū xué duō biàn)。abcd式组合,曲学多辨意思是:形容学问虽然广博,但内容却不正统、不端正,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卖弄学问而没有实际价值的人。 提醒人们要注重学问的实际价值和应用,不要只追求表面的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