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存实亡的解释
形容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或不起作用了。
出处
1.
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2.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他这个会馆,早已经名存实亡了。”寓意
提醒人们要关注事物的实际情况,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名义。
列子
1.
这个俱乐部虽然名义上还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2.
他们家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已经名存实亡,年轻人都不再参与。3.
这个品牌虽然名气很大,但产品质量下降,已经名存实亡。4.
曾经热闹的社区中心现在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没人去。5.
这个小镇的图书馆名存实亡,里面几乎没有书籍可供借阅。6.
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文祗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 ★《宋史·梁鼎传》名存实亡的翻译
德语
nur dem Namen nach existieren
日语
名ばかり
法语
n'existe que de nom
英语
exist in name only
名存实亡的字意分解
mí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7:名字;名称。
8:名声,名誉,名望。
9:名义。
10: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11:大的。
cún
1:(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同本义。
3:恤问,劳问。
4:访问;问候。
5:思念;怀念。
6:储存;保存;保全。
shí
1:(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2:同本义。
3:真实;诚实。
4:广大。
5:坚实;坚强。
6:果实;种子。
7:实际,事实。
8:物资,器物。
9:结果,效果。
10:诚实的人。
11:真正地;确实;实在。
12:果然。
13:终于。
14:实际上。
15:充满;充实;填塞。
16:结果实;结子实。
17:使加强,充实。
18:察实;核实。
19:即,就是。
20:据实陈报。
wáng
1:(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同本义。
3:死。
4:丢失;丧失。
5:灭亡。
6:外出;出门。
7:沉迷于宴饮。
8:
9:过去。
wú
1:古同“无”。
2:没有。
3: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名存实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íng cún shí wáng)。abcd式组合,名存实亡意思是:形容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或不起作用了。 提醒人们要关注事物的实际情况,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