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不忘 guò mù bù wàng

abcd式
拼音guò mù bù wàng
注音ㄍㄨㄛˋㄇㄨˋㄅㄨˋㄨㄤˋ
繁体過目不忘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过目不忘的解释
形容记忆力极强,看过的东西不会忘记。
出处

1.

《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2.

出自《汉书·艺文志》,原句为“过目成诵,弗若能忘”。
寓意
强调记忆力强,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
列子

1.

他读书速度很快,过目不忘,常常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

小明对历史事件过目不忘,常常能在历史课上回答出老师的问题。

3.

她对细节过目不忘,这使她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4.

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对年轻时的经历过目不忘,常常给我们讲故事。

5.

她对数学公式过目不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都非常高。

6.

公~,真天下奇才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过目不忘的翻译
德语
ein fotografisches Gedächtnis haben
日语
写真のような記憶力を持つ
法语
avoir une mémoire photographique
英语
have a photographic memory
过目不忘的字意分解
guò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7:转移;过渡。
8:度过;过活。
9: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10:交往,相处。
11:错,犯错误。
12:怪罪,责难。
13:继入、赘入或嫁人。
14:传递。
15: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16:灾殃。
17:过分;过于;太甚。
guō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wàng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同本义。
3:玩忽,怠忽。
4:逃亡;遗失;灭亡。

过目不忘,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guò mù bù wàng)。abcd式组合,过目不忘意思是:形容记忆力极强,看过的东西不会忘记。 强调记忆力强,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