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头盖脑 pī tóu gài nǎo

abac式
拼音pī tóu gài nǎo
注音ㄆㄧˇㄊㄡˊㄍㄞˋㄋㄠˇ
繁体劈頭蓋腦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劈头盖脑的解释
形容说话或做事的方式非常急促、猛烈,像劈头盖顶一样,常用来形容批评、责骂或攻击的激烈程度。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劈脸便打。”

2.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他劈头盖脑的说了一大套,我只得忍气听着。'
寓意
提醒人们在批评或指责他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于激烈伤害他人感情。
列子

1.

妈妈发现小明没有完成作业,劈头盖脑地批评了他一顿。

2.

老板对员工迟到的行为劈头盖脑地训斥了一番。

3.

当看到弟弟把房间弄得一团糟,姐姐劈头盖脑地数落了他。

4.

老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劈头盖脑地批评了他。

5.

奶奶看到孙子把新买的衣服弄脏了,劈头盖脑地责骂了他。

6.

雨呀,~地浇下来,顺脖子灌下去。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

劈头盖脑的翻译
德语
in einem Schwall von Worten
日语
一気にまくしたてる
法语
en avalanche de paroles
英语
in a torrent of words
劈头盖脑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刀,辟声。本义:破开;分割)。
2:同本义。
3:正对着; 冲着。
4:辨。
tóu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7: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8:件,桩。
9: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10: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tou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gài
1:(形声。从艸,盍(hé)声。本义:用芦苇或茅草编成的覆盖物)。
2:苫,用茅草编成的遮盖物,可以蔽体或覆屋顶。
3:雨伞。
4:车篷。
5:容器的盖子。
6:(hé)。门扇。
7:遮蔽;掩盖;引申为概括。
8:引申为胜过、超出。
9:(hài)。伤害,杀害。
10:关闭。
11:因为,由于。
12:发语词。
13: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大概”。
14:却,则。
15:(hé)。
16:何。
17:何不。
1: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nǎo
1:(形声。本义:脑髓)。
2:同本义。
3:头部。

劈头盖脑,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ī tóu gài nǎo)。abac式组合,劈头盖脑意思是:形容说话或做事的方式非常急促、猛烈,像劈头盖顶一样,常用来形容批评、责骂或攻击的激烈程度。 提醒人们在批评或指责他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于激烈伤害他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