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觎非望的解释
指贪图不切实际的希望或不应得的东西。常用来形容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不现实的目标的非分之想。
出处
1.
《晋书·桓温传》:“然以雄武专朝,窥觎非望。”2.
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窥吾二鄙,惟是不利。'后演变为'窥觎非望',意指对不应得的东西产生贪欲。寓意
警示人们不要贪图不切实际的目标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保持理智和自律。
列子
1.
他总是窥觎非望,想得到不属于自己的财富,结果一事无成。2.
小李因为窥觎非望,试图窃取同事的项目成果,最终被发现并受到处罚。3.
公司里有些人对老板的位子窥觎非望,导致内部矛盾不断。4.
明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他依然窥觎非望,浪费了很多时间。5.
她对朋友的男友窥觎非望,结果失去了朋友的信任。窥觎非望的翻译
德语
nach Unerreichbarem streben
日语
非望を窺う
法语
convoiter ce qui est hors de portée
英语
covet what is beyond one's reach
窥觎非望的字意分解
kuī
1:(形声。从穴,规声。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
2:暗中察看。亦泛指观看。
3:观察,侦探。
4:伺机图谋;觊觎。
5:观看。
yú
1:非分的希望。
fēi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7:∮秩?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8:躲开。
9:无;没有。
10:不对;错误。
11:相当于“不”、“不是”。
12:不真实。
wà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2:同本义。
3: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4:希望,期望。
5:看望。
6:比较。
7:怨恨,责怪。
8:接近。
9:名望。
10:希望;盼望。
11: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12:边际。
13:仪容。
14:有名的人。
15:窗口。
16:唐代行政区划的等级之一。

窥觎非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kuī yú fēi wàng)。abcd式组合,窥觎非望意思是:指贪图不切实际的希望或不应得的东西。常用来形容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不现实的目标的非分之想。 警示人们不要贪图不切实际的目标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保持理智和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