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芜就简的解释
意思是删除繁杂冗余的内容,使之变得简洁明了。多用于写作、编辑等领域,强调简化和精炼的过程。
出处
1.
《尚书·纬》:“删夷繁乱。”宋·严羽《历代诗话·诗法家数》:“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2.
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翩翩》,原文为'删芜就简,务求至当'。寓意
强调简洁和精炼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表达和工作中去除不必要的部分。
列子
1.
为了让报告更清晰,删芜就简是必要的步骤。2.
在写文章时,删芜就简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3.
他将长篇小说删芜就简后,故事更加紧凑。4.
为了提高效率,团队决定对工作流程进行删芜就简。5.
在准备演讲时,删芜就简可以让内容更有力。删芜就简的翻译
德语
das Überflüssige entfernen und vereinfachen
日语
冗長を削除して簡潔にする
法语
éliminer le superflu et simplifier
英语
remove the superfluous and keep it simple
删芜就简的字意分解
shān
1:(会意。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2:削除;勾划掉。
3:选录,抄录或摘引。
wú
1:(形声。从艸,无声。本义:土地不耕种而荒废)。
2:同本义。
3:杂乱。
4:丛生的杂草。
5:姓。
jiù
1:(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2:同本义。
3:靠近;走近;趋向。
4:归于。
5:完成;成功。
6:迁就;将就。
7:登上;开始,启。
8:从。
jiǎn
1:(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2: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3:书籍;信札。
4:古兵器。鞭类。
5:水名 。古黄河下游的支流之一,故道约在今山东省阳信县、栗陵县境。
6:简省;简易;简单。
7:大。
8:选择。
9:检查;检验。
10:谏诤,直言规劝。

删芜就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n wú jiù jiǎn)。abcd式组合,删芜就简意思是:意思是删除繁杂冗余的内容,使之变得简洁明了。多用于写作、编辑等领域,强调简化和精炼的过程。 强调简洁和精炼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表达和工作中去除不必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