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孩儿 dì zǐ hái ér

abac式
拼音dì zǐ hái ér
注音ㄉㄧˋㄗˋㄏㄞˊㄦˊ
繁体弟子孩兒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弟子孩儿的解释
指的是门徒或学生,用来称呼自己的学生或徒弟,带有亲切和尊重的意味。
出处

1.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2.

出自《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患乎?弟子殞之,门人殞之。''
寓意
强调师生关系的亲密和传承,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列子

1.

老师看到弟子孩儿们在舞台上表演,感到非常欣慰。

2.

他把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弟子孩儿,希望他们能发扬光大。

3.

在毕业典礼上,老师对每一个弟子孩儿都给予了祝福。

4.

作为一个老师,看到自己的弟子孩儿成才,是最大的幸福。

5.

他总是把弟子孩儿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照顾。

6.

叵耐这没廉耻的小~。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弟子孩儿的翻译
德语
Jünger und Kinder
日语
弟子と子
法语
disciples et enfants
英语
disciples and children
弟子孩儿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同本义。
3:弟弟。
4:古代亦称妹为弟。
5:敬爱兄长。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hái
1:(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2:同本义。同“咳”。
3:当作婴儿看待。
4:抚爱。
5:幼小;幼稚。
6:幼儿。
7:未成年的人;孩子。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弟子孩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ì zǐ hái ér)。abac式组合,弟子孩儿意思是:指的是门徒或学生,用来称呼自己的学生或徒弟,带有亲切和尊重的意味。 强调师生关系的亲密和传承,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