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风 liào qiào chūn fēng

abac式
拼音liào qiào chūn fēng
注音ㄌㄧㄠˋㄑㄧㄠˋㄔㄨㄣㄈㄥˋ
繁体料峭萵風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料峭春风的解释
形容初春时节寒冷刺骨的风,带有料峭的寒意,常用来描绘早春的寒冷天气。
出处

1.

宋·苏轼《定风波》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2.

南宋·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词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寓意
提醒人们在初春时节要注意保暖,体现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
列子

1.

料峭春风中,小红披上了一件薄外套,继续在公园里散步。

2.

虽然是料峭春风的天气,小明还是坚持每天早晨跑步锻炼。

3.

料峭春风吹过,花园里的梅花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4.

在料峭春风的日子,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热茶,聊天取暖。

5.

料峭春风里,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暖和的棉衣,让他们出门时不感到寒冷。

料峭春风的翻译
德语
belebender Frühlingswind
日语
冷たい春風
法语
brise printanière piquante
英语
bracing spring breeze
料峭春风的字意分解
liào
1:(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计数;计量;核计。
3:估量;揣度;料想。
4:选择,挑选。
5:安排,料理;管理。
6:小看。
7:丢,撂。
8:敌,对付。
9: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10: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11:宗,番。
qiào
1:(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2:同本义。
3:挺拔;直立而高耸。
4:严峻。
5:苛刻,严酷。
6:高超不凡。
7:陡岩,坡度极大的山崖。
chū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2:同本义。
3:男女情欲。
4:泛指一年。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料峭春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ào qiào chūn fēng)。abac式组合,料峭春风意思是:形容初春时节寒冷刺骨的风,带有料峭的寒意,常用来描绘早春的寒冷天气。 提醒人们在初春时节要注意保暖,体现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