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 gāng róu xiāng jì

abac式
拼音gāng róu xiāng jì
注音ㄍㄤㄖㄡˊㄒㄧㄤˋㄐㄧˋ
繁体剛柔相濟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刚柔相济的解释
形容刚强与柔和两种品质相结合,相辅相成,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出处

1.

《周易·蒙》:“刚柔节也。”

2.

出自《周易·乾卦》:'刚柔相济,天地之大义也。'
寓意
强调在生活和工作中,刚强与柔和两种品质的平衡与互补。
列子

1.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他总是能够做到刚柔相济,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2.

她在教育孩子时,刚柔相济,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温柔的关怀。

3.

在工作中,他能够刚柔相济,既能果断决策,又能倾听他人意见。

4.

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刚柔相济,既要有力量,又要有技巧。

5.

在烹饪中,调味需要刚柔相济,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

6.

凡为将者,当以~,不可徒恃其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刚柔相济的翻译
德语
eine Kombination aus Stärke und Sanftheit
日语
剛柔併せ持つ
法语
une combinaison de force et de douceur
英语
a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gentleness
刚柔相济的字意分解
gāng
1:(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2:同本义。
3:坚强。
4:刚正,刚直方正。
5:倔强固执。
6:刚直。
7: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相当于“刚才”。
róu
1:(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2:同本义。
3:柔弱;细嫩。
4:柔软。
5:柔和;温和。
6:温柔。
7:软弱;柔弱。
8:安抚或平息,尤其通过让步。
9:通过加工使变软。
10:润泽。
11:车轮的外周。
12:汉代侯国名 。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地区境内。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1:(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同本义。
3: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州名。
5: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8:众多。
9:整齐美好的样子。
1:渡过水流。
2:帮助;救助。
3:拯救;救济。
4:成就。
5:停;止。
6:增加。
7:弥补。
8:及,比得上。
9:成;可以。
10:渡口,过河的地方。
11:能干,中用。

刚柔相济,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āng róu xiāng jì)。abac式组合,刚柔相济意思是:形容刚强与柔和两种品质相结合,相辅相成,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强调在生活和工作中,刚强与柔和两种品质的平衡与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