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匹 qín jìn zhī pǐ

abac式
拼音qín jìn zhī pǐ
注音ㄑㄧㄣˊㄐㄧㄣˋㄓㄆㄧˇ
繁体秦晉之匹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秦晋之匹的解释
比喻两家联姻或两地交好,源自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的联姻历史。
出处

1.

《晋诸公赞》:“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2.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曰:吾将与秦晋之匹。'
寓意
强调两者之间的和谐与美满,常用于祝福或描述良好的关系。
列子

1.

小明和小红的父母希望他们能成为秦晋之匹,结为连理。

2.

两家公司通过合作项目,形成了秦晋之匹的关系。

3.

在朋友的婚礼上,大家祝福新人能成为秦晋之匹,白头偕老。

4.

这次相亲活动,双方都希望能找到秦晋之匹的另一半。

5.

经过多年的交往,两位好友终于决定成为秦晋之匹,共度余生。

秦晋之匹的翻译
德语
eine himmlische Verbindung
日语
良縁
法语
un mariage de rêve
英语
a match made in heaven
秦晋之匹的字意分解
qín
1:(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
2:秦,部落名 。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3:古国名 。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
4: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
5: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
6:蝉的一种。螓首。
jìn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2:进。
3: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4:低,俯。
5:周代诸侯国名 。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被其大夫韩、赵、魏所分而亡。
6:朝代名。
7: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316年),共四帝,为前赵所灭。
8: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共十一帝,为刘裕所取代。
9:五代时,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后晋(公元936—946年)。
10:水名 。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分北、中、南三渠,东流入汾河。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2: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
3: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
4:同类;友辈。
5:匹敌,对手。
6:二人。
7:比喻。
8:匹敌;比得上,相当。

秦晋之匹,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ín jìn zhī pǐ)。abac式组合,秦晋之匹意思是:比喻两家联姻或两地交好,源自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的联姻历史。 强调两者之间的和谐与美满,常用于祝福或描述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