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怕事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胆子小,害怕惹是非,遇到事情不敢承担,缺乏勇气和担当。
出处
1.
巴金《谈》:“他后来竟然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见人低头、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务员。”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曰:‘吾儿胆小,如何惹得这般是非?’寓意
告诫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要因为害怕而逃避责任。
列子
1.
小明每次遇到困难总是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2.
在运动会上,他因为胆小怕事,总是躲在队伍的最后面。3.
班里组织活动时,她因为胆小怕事,不敢担任任何角色。4.
面对老师的提问,他因为胆小怕事,总是低头不语。5.
在野外露营时,他因为胆小怕事,不敢独自去取水。6.
他一向都是~。胆小怕事的翻译
德语
ängstlich und konflikt scheu
日语
臆病でトラブルを恐れる
法语
timide et craintif
英语
timid and afraid of getting into trouble
胆小怕事的字意分解
dǎn
1:(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3:胆子,胆量,勇气。
xiǎo
1:(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3:年幼。
4:稍,略。
5:将近。
6:狭隘;低窄。
7:低微。
8: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9:妾,小老婆。
10:微细的事物。
11: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12:小。
pà
1:(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2:如其,倘。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胆小怕事,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ǎn xiǎo pà shì)。abac式组合,胆小怕事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胆子小,害怕惹是非,遇到事情不敢承担,缺乏勇气和担当。 告诫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要因为害怕而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