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漏订讹 bǔ lòu dìng é

abac式
拼音bǔ lòu dìng é
注音ㄅㄨˇㄌㄡˋㄉㄧㄥˋㄜˊ
繁体補漏訂訛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补漏订讹的解释
形容对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正。常用于对文字、数据等进行校对和修正的工作。
出处

1.

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

2.

出自清代梁章钜《退庵随笔·补漏订讹》:'凡书籍中之有错讹者,宜补漏订讹。'
寓意
强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细节的重视,提醒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不断自我检查和改进。
列子

1.

编辑在审稿过程中,仔细地补漏订讹,确保文章的质量。

2.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小明认真复习,补漏订讹自己的知识盲点。

3.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程序员需要不断地补漏订讹,确保程序的稳定性。

4.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书籍时,仔细地补漏订讹,确保书籍的完整性。

5.

在家庭作业中,学生需要自己检查并补漏订讹,以提高学习效果。

补漏订讹的翻译
德语
Fehler und Auslassungen korrigieren
日语
漏れや誤りを訂正する
法语
corriger les omissions et les erreurs
英语
correct omissions and errors
补漏订讹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同本义。
3: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4:补充。
5:弥补。
6:济助。
7:补养;滋补。
8: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lòu
1:(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同本义。
3:孔隙,孔穴;漏洞。
4:时刻,时间。
5:臭味。
6:房顶漏雨。
7:泄露;泄密。
8:遗漏;疏忽。
9:诱骗;引诱。
10:遮,藏。
11:狭小。
dìng
1:(形声。从言,丁声。本义:评议)。
2:同本义。
3:改正,修正。
4:预先约定 如:订购;订阅。
5:把零散的纸张、书页加工成本 如:装订;订书。
é
1:(形声。从言,化声。字本作“譌”。本义:谣言)。
2:同本义。
3:字亦作“讹”。
4:改变;感化。
5:变化。
6:不正确的。

补漏订讹,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ǔ lòu dìng é)。abac式组合,补漏订讹意思是:形容对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正。常用于对文字、数据等进行校对和修正的工作。 强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细节的重视,提醒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不断自我检查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