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悲茹恨 xián bēi rú hèn

abac式
拼音xián bēi rú hèn
注音ㄒㄧㄢˊㄅㄟㄖㄨˊㄏㄣˋ
繁体銜悲茹恨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衔悲茹恨的解释
形容内心充满悲伤和怨恨,无法排解。
出处

1.

《太平广记》卷一二○引《还冤记》:“元崇母陈氏梦元崇还,具叙父亡及身被杀委曲,尸骸流漂,怨酷无双,奉违累载,亘 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自胜。”

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关公曰:“吾自汉寿亭侯爵位,食奉千斛,早晚受君王厚恩,无可报效。今所过之处,百姓衔悲茹恨,此吾心所不安也。”'
寓意
表达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法排解的怨恨,强调负面情绪的积累。
列子

1.

失去亲人的她,常常独自一人衔悲茹恨。

2.

被冤枉的小王,面对不公的待遇,只能衔悲茹恨。

3.

经历了这次失败,他一直衔悲茹恨,无法释怀。

4.

面对不公的对待,她只能衔悲茹恨地忍受。

5.

他因为被误解而衔悲茹恨,内心充满了痛苦。

衔悲茹恨的翻译
德语
Schmerz verschlucken und Groll hegen
日语
悲しみを飲み込み恨みを抱く
法语
avaler sa peine et nourrir du ressentiment
英语
swallow grief and harbor resentment
衔悲茹恨的字意分解
xián
1:口含。
2:怀藏。
3:奉接,接受。
4: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5:包含,蕴含。
bēi
1:(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2:同本义。
3:悲哀。
4:悲壮;悲凉。
5:悲愤。
6:眷念;怅望。
7:哀怜;怜悯。
8:感叹,慨叹。
9:可悲。
10:悲叹。
11:佛教语,愿解他人痛苦之心。悲是大乘佛教菩萨概念的基本特点。
12:苦。
1:(形声。从艸,如声。本义:吃)。
2:同本义。
3:喂。
4:贪;恣。
5:包含。
6:猜想。
7:包,围裹。
8:杂揉。
9:估计;猜度。
10:塞。
11:腐烂。
12:蔬菜的总称。
13:植物的地下部分的真根、球根、块根或其他变茎 。 如: 拔茅连茹。
14:柔软。
hèn
1:(形声。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同本义。
3:遗憾;后悔。
4:违逆;不听从

衔悲茹恨,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án bēi rú hèn)。abac式组合,衔悲茹恨意思是:形容内心充满悲伤和怨恨,无法排解。 表达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法排解的怨恨,强调负面情绪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