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辟入里 biān pì rù lǐ

abcd式
拼音biān pì rù lǐ
注音ㄅㄧㄢㄅㄧˋㄖㄨˋㄌㄧˇ
繁体鞭闢入裏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鞭辟入里的解释
形容言论或文章深刻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

1.

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2.

南朝·梁·钟嵘《诗品·上品》:'其源出于《骚》矣,观其鞭辟入里,文温以丽。'
寓意
强调深刻洞察和透彻分析的能力,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和深度思考。
列子

1.

老师的点评鞭辟入里,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2.

这篇文章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值得一读。

3.

他的演讲鞭辟入里,深深打动了听众。

4.

评论家的批评鞭辟入里,指出了作品的不足。

5.

这本书的见解鞭辟入里,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6.

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 ★朱自清《山野掇拾》

鞭辟入里的翻译
德语
tiefgehend und durchdringend
日语
深遠にして鋭い
法语
profond et pénétrant
英语
profound and penetrating
鞭辟入里的字意分解
biān
1:(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2:同本义 泛指鞭子。
3:竹根。
4:打马。泛指鞭打。
5: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
1:(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2:同本义。
3:君主。
4:古称官吏。
5:罪,罪行。
6:回避,躲避。
7:征召来授予官职。
1:(形声。从门,辟声。本义:打开,开启)。
2:同本义。
3:开辟;开拓。
4:驳斥。
5:开垦。
6:屏除;驱除。
7:开阔;宽广。
8:偏僻。
9:邪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鞭辟入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iān pì rù lǐ)。abcd式组合,鞭辟入里意思是:形容言论或文章深刻透彻,切中要害。 强调深刻洞察和透彻分析的能力,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和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