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雁传书的解释
比喻通过书信传递消息,表达思念之情。常用于形容亲友之间远距离的通信。
出处
1.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2.
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被匈奴扣留,汉朝通过飞雁传递书信与他联系。寓意
强调亲情和友情的珍贵,鼓励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传达思念之情。
列子
1.
他在外地工作,每逢节假日都会寄雁传书给家人表达思念之情。2.
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通过寄雁传书,感情依然如初。3.
她收到朋友从国外寄来的信,感觉就像是寄雁传书一样温暖。4.
为了保持联系,他们决定每月寄雁传书,互诉近况。5.
虽然网络通信发达,但他们还是喜欢寄雁传书,享受传统的乐趣。寄雁传书的翻译
德语
Briefe per Wildgans schicken
日语
雁書を送る
法语
envoyer des lettres par les oies sauvages
英语
send letters by wild geese
寄雁传书的字意分解
jì
1:(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2:同本义。
3:委托,托付。
4:依赖;依附。
5:寄放;寄存。
6:寄托。
7:托人递送。
8:人物名。
yàn
1:(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2: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3:伪造的,假的。
chuán
1:传递;传送。
2:传授。
3:让位;传代。
4:留传。
5: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6: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zhuàn
1:驿站所备的车。
2:驿站;驿舍。
3:符信。
4:传记。
5:又。
6: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7:作传;记载。
shū
1:(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同本义。
3:画。
4:书籍,装订成册的著作。
5:信件,信函。
6:奏章;文书,文件。
7:书法。
8:《尚书》的简称。
9:文字。
10:又如:书理(即文理。文辞之义理与脉络);书士(从事文字、文书工作的人员);书轨(指国中所用文字与车轨);书计(文字与筹算)。
11:指“六书”,即中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
12:古代皇帝的诏书。
13:姓。

寄雁传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ì yàn chuán shū)。abcd式组合,寄雁传书意思是:比喻通过书信传递消息,表达思念之情。常用于形容亲友之间远距离的通信。 强调亲情和友情的珍贵,鼓励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传达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