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之交的解释
形容朋友之间真诚相待,不讲究物质条件的交往。
出处
1.
《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是“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蔺相如亦布衣之交也。”寓意
强调友谊的纯洁和真诚,不受物质条件的影响。
列子
1.
他们从小学开始就是布衣之交,彼此之间没有利益的纠葛。2.
即使现在都功成名就,他们依然保持着布衣之交的纯真友谊。3.
他俩的友情堪称布衣之交,常在一起讨论人生理想。4.
在那个小镇上,他们是大家公认的布衣之交,互相帮助从不计较。5.
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他们始终保持着布衣之交的真挚感情。6.
寡人闻君高义,愿与君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布衣之交的翻译
德语
Freundschaft zwischen gewöhnlichen Menschen
日语
布衣の交わり
法语
amitié entre gens ordinaires
英语
friendship between ordinary people
布衣之交的字意分解
bù
1:(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3: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4:古代钱币。
5:铺开。
6:引申为散开,分布。
7:布列。
8:布施;施行。
9:公布,颁布。
10:传布。
11:陈述。
yī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同本义。
3: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yì
1:穿衣。
2:遮盖;包扎。
3:依靠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jiāo
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2:脚胫相交。
3:交叉;交错,错杂。
4:结交; 交往。
5:交接,移交;交换。
6:交配。
7:接触。
8:送上;付出。
9:朋友。
10:友谊;友情。
11:交往。
12:〖时间〗交替之际。
13:跟头。
14: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15:一齐。
16:互相,相互。
17:美丽。
18:侮慢,骄傲。
19:狡谲,诡诈。

布衣之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yī zhī jiāo)。abac式组合,布衣之交意思是:形容朋友之间真诚相待,不讲究物质条件的交往。 强调友谊的纯洁和真诚,不受物质条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