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起攻之的解释
形容大家一起攻击某人或某事,通常带有贬义,强调群体的联合行动和攻击性。
出处
1.
《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2.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后人引申为群起攻之。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群体的力量和舆论的压力,避免被集体攻击。
列子
1.
在网络论坛上,网友们对某个观点群起攻之,引发了激烈的讨论。2.
当小明在班级犯错后,同学们群起攻之,使他感到非常难过。3.
在比赛中,对手犯规后,观众们群起攻之,要求裁判严惩。4.
当新产品出现问题时,消费者们群起攻之,要求厂家给出合理解释。5.
在社区讨论会上,居民们对某个提议群起攻之,认为它不符合大家的利益。6.
不多两日,杨愕的回信来,说是这其中一定有人播弄,务要探听明白,~,方是正办。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一回群起攻之的翻译
德语
gemeinsam angreifen
日语
一斉に攻撃する
法语
attaquer en groupe
英语
attack in unison
群起攻之的字意分解
qún
1:(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2: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3:集团,社会集体。
4:泛指多数。
5:指人。
6:指事物。
7:聚集;会合,联合。
8:随俗。
9:众多。
qǐ
1:(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同本义。
3:又。
4:起床。
5:产生;发生。
6:又。
7:开始;开端。
8:又。
9:源起;起因于。
10:起身,动起来,采取行动。
11:起义,起事,闹事。
12:又。
13:隆起,凸起,耸立。
14:又。
15:草拟。
16:使疏松。
17:扶持。
18:取。
19:出身。
20:用在动词后作为补足语,表示动作的向上方向。
gōng
1:(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同本义(与“守”相对)。
3:指责。
4: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5: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6:治理,加工。
7:器物精好坚利。
8:功绩。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群起攻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ún qǐ gōng zhī)。abcd式组合,群起攻之意思是:形容大家一起攻击某人或某事,通常带有贬义,强调群体的联合行动和攻击性。 提醒人们要注意群体的力量和舆论的压力,避免被集体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