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甲销戈 zhù jiǎ xiāo gē

abac式
拼音zhù jiǎ xiāo gē
注音ㄓㄨˋㄐㄧㄚˊㄒㄧㄠㄍㄜ
繁体鑄甲銷戈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铸甲销戈的解释
形容停止战争,追求和平。原意为铸造农具,销毁兵器,象征和平的到来。
出处

1.

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2.

出自《诗经·大雅·云汉》中的“铸甲销戈”,后演变成成语。
寓意
倡导和平,强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冲突,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
列子

1.

村民们在丰收节上铸甲销戈,庆祝一年的和平与丰收。

2.

在和平谈判中,双方达成协议,决定铸甲销戈,共同发展。

3.

经过多年的战争,人民渴望铸甲销戈,过上安稳的生活。

4.

在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古代的铸甲销戈,学生们深受启发。

5.

在小说中,主人公通过铸甲销戈,带领族人走向了繁荣。

铸甲销戈的翻译
德语
Schwerter zu Pflugscharen machen
日语
剣を鋤に変える
法语
transformer les épées en charrues
英语
beat swords into plowshares
铸甲销戈的字意分解
zhù
1:(形声。从金,寿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是双手拿“鬲”(lì,古炊具),下面是“皿”;鬲、皿表熔化金属的锅炉。中间象被熔铸的金属。小篆变为形声字。本义:铸造)。
2:同本义 。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
3:造就。
4:锤炼;雕琢。
jiá
1:(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同本义。
3: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4:武器。
5:披甲的人,即甲士。
6: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7:居第一;冠于。
8:把甲衣穿在身上。
9:姓。
xiāo
1:(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2:同本义。
3:溶化;消融。
4:清失;消除;消散。
5:耗尽,毁灭。
6:排遣,打发。
7:衰敝;衰残。
8:消耗,耗费。
9:注销。
10:卖,出售。
11:古代的一种刀。
12:生铁。
13:生丝缯;帆网。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3:泛指兵器。
4:战争;战乱。

铸甲销戈,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ù jiǎ xiāo gē)。abac式组合,铸甲销戈意思是:形容停止战争,追求和平。原意为铸造农具,销毁兵器,象征和平的到来。 倡导和平,强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冲突,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