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众生 pǔ dù zhòng shēng

abcd式
拼音pǔ dù zhòng shēng
注音ㄆㄨˇㄉㄨˋㄓㄨㄥˋㄕㄥ
繁体普渡衆生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普渡众生的解释
普渡众生,原指佛教中菩萨普度一切众生的慈悲愿望,现也用来比喻帮助、拯救所有人。
出处

1.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2.

佛教用语,源自《法华经·普门品》:'菩萨以大悲心,普渡一切众生。'
寓意
体现了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高尚品德,强调对他人的关爱与救助。
列子

1.

他一直热心公益,普渡众生的精神令人敬佩。

2.

志愿者们在灾区帮助受灾群众,体现了普渡众生的精神。

3.

医生们在疫情期间不辞辛劳,普渡众生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

4.

这位慈善家用自己的财富帮助贫困家庭,践行了普渡众生的理念。

5.

在社区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体现了普渡众生的美好愿望。

6.

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也不是惩恶劝善。 ★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

普渡众生的翻译
德语
alle fühlenden Wesen retten
日语
衆生済度
法语
sauver tous les êtres sensibles
英语
save all sentient beings
普渡众生的字意分解
1:(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2:同本义。
3:遍,普遍;全面。
4:广大。
5:吐蕃俗称丈夫(成年男子)为普。
6:姓。
1:(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2:同本义。
3: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4:摆渡处(常用于地名)。
5:渡船。
zhòng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7: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8: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9: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10:众多,与“寡”、“少”相对。
11:又。
12:又。
13:广泛;普遍。
14:姓。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普渡众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ǔ dù zhòng shēng)。abcd式组合,普渡众生意思是:普渡众生,原指佛教中菩萨普度一切众生的慈悲愿望,现也用来比喻帮助、拯救所有人。 体现了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高尚品德,强调对他人的关爱与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