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败将的解释
形容某人曾经被对手打败过,强调对手的强大或某人的失败经历。
出处
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此乃石厚手中败将,全不耐战,何足惧哉!”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今日特来与你交战,你乃吾手中败将!'寓意
提醒人们要吸取失败的教训,努力提升自己,避免重蹈覆辙。
列子
1.
在上次比赛中输给对手后,他每次见到对方都忍不住想起自己是对手的'手中败将'。2.
虽然上次被击败,但这次他决心不再做对手的'手中败将'。3.
面对曾经的'手中败将',他没有掉以轻心,认真准备再次交手。4.
在棋社里,他被公认为是大师的'手中败将',但他不服输,继续努力。5.
每次比赛前,他都会提醒自己不要再次成为对手的'手中败将'。手中败将的翻译
德语
besiegter Gegner
日语
手下に敗れた者
法语
adversaire vaincu
英语
defeated opponent
手中败将的字意分解
shǒu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
3: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4:笔迹。
5:手艺;本领。
6:亲自,亲手。
7:拿着,执持。
8:用手击杀。
9:取。
zhō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7: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8:内心。
9:内脏。
10:中介人。
11:中等。
12:容易。
13:合适,适当。
14:不偏不倚,正。
15:忠诚。
16:姓。
zhòng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
7:满,充满。
8:位居第二的。
bài
1:(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2:同本义。
3:又。
4:损害;损伤。
5:失败;战败。
6:打败。使…战败。
7:腐烂变质。
8:破旧。
9:又。
10:衰落;破旧;凋谢。
11:灾年;荒年。
12:弊端;过失。
13:姓。
jiāng
1:(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jiàng)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扶持,扶助。
3:奉行,秉承。
4:送行。
5:携带。
6:带领。
7:顺从;随从。
8:供养;奉养。
9:行,进。
10:使用。
11:就要;将要。
12:必,必定。
13:将近。
14:岂;难道。
15:相当于“拿”、“取”。
16:相当于“把”、“用”。
17:连接意思平等的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且” 。例如:将信将疑。
18:如果;假若。
19:或;抑。
20: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进行。在现代汉语里见于方言。
jiàng
1:(形声。从寸,酱省声。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同本义。
3:中国象棋中的一子,即“帅”。
4:统率;率领。
qiāng
1: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手中败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ǒu zhōng bài jiàng)。abcd式组合,手中败将意思是:形容某人曾经被对手打败过,强调对手的强大或某人的失败经历。 提醒人们要吸取失败的教训,努力提升自己,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