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粗取精 qù cū qǔ jīng

abac式
拼音qù cū qǔ jīng
注音ㄑㄩˋㄘㄨㄑㄩˇㄐㄧㄥ
繁体去麤取精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去粗取精的解释
去掉粗糙的部分,取其精华,形容提炼、精选的意思。
出处

1.

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2.

出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后人引申为去粗取精。
寓意
强调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善于区分和提取最有价值的部分。
列子

1.

他在阅读经典著作时,总是去粗取精,汲取有用的知识。

2.

编辑在整理稿件时,去粗取精,确保文章的质量。

3.

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去粗取精,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4.

他在整理资料时,去粗取精,只保留最有价值的信息。

5.

她在挑选食材时,去粗取精,确保每道菜都用最好的材料。

6.

对于古典文学,我们要~,辩证对待。

去粗取精的翻译
德语
das Wesentliche herausfiltern
日语
精粗を分ける
法语
séparer le bon grain de l'ivraie
英语
separate the wheat from the chaff
去粗取精的字意分解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1:(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2:同本义。
3:粗粮。
4: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5:不精,粗糙。
6:粗疏;粗略。
7:刚,才。
1:(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同本义。
3: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4:拿。
5:娶妻。
6:选取;选拔。
7:招致。
8:得到;取得。
9:攻取,夺取。
10:
11:会合,集合。
12:积畜。
13:
14:跑,疾走。
15:趋向。
16:表示范围,相当于“才”、“仅”。
17:表示动态,相当于“得”、“着”。
jīng
1:(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2:同本义。
3:精气。
4:精神;精力。
5:精液。
6:精灵;灵魂。
7:花。
8:
9:星。
10:日月之光。
11:水晶。
12:
13:实情。
14:性情。
15:细致,精密。
16:纯洁;纯净。
17:精诚,专一。
18:清朗;光明。
19:锐利。
20:精妙,隐微奥妙。
21:甚,很。
22:深到;精通。

去粗取精,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ù cū qǔ jīng)。abac式组合,去粗取精意思是:去掉粗糙的部分,取其精华,形容提炼、精选的意思。 强调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善于区分和提取最有价值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