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莠不齐 liáng yǒu bù qí

abcd式
拼音liáng yǒu bù qí
注音ㄌㄧㄤˊㄧㄡˇㄅㄨˋㄐㄧˋ
繁体良莠不齊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良莠不齐的解释
形容好坏参差不齐,水平不一。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2.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良莠不齐,参差不一。'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同水平和质量的对象时,需要有辨别和选择的能力。
列子

1.

这个班级的学生成绩良莠不齐,老师需要更多时间来帮助他们。

2.

市场上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需要谨慎选择。

3.

这些书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值得一读,有些却不尽如人意。

4.

比赛中的选手水平良莠不齐,给评委的评判增加了难度。

5.

这家公司的员工能力良莠不齐,管理层需要进行有效的培训。

6.

兼之人品~,诚恐因逸生事。 ★太平天国·洪秀全《整顿属员诏》

良莠不齐的翻译
德语
gut und schlecht gemischt
日语
善悪混在
法语
mélange de bon et de mauvais
英语
a mixed bag
良莠不齐的字意分解
liáng
1:(形声。本义:善良)。
2:同本义。
3:良好;美好。
4:优秀。
5:和悦;和善。
6:长,久;深。
7:诚实,信实。
8:很,甚,极其,非常。
9:确实;果然。
10:首;头。
11:首领;首长。
12:坟墓。
13:认为好。
14:能够。
yǒu
1:(形声。从艸,秀声。恶草的通称,常用以比喻恶人、俚人)。
2:草名,即“狗尾草” 。一年生草本植物,样子很像谷子。
3:品质坏的、不好的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调味品。
2:合金。
3:登,升。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同本义。
3:整齐。
4:平等。
5:全,齐全。
6:好。
7:疾,敏捷。
8:(zhai)。肃敬。
9:同等,相等。
10:整治。
11:达到同样高度。
12:使整齐。
13:(zhāi)。斋戒。
14:资助。
15:朝代名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16:齐国 。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17:又。
18:肚脐。
19:中央。
20:同,并,一齐,皆。
21:又。
22:从。

良莠不齐,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iáng yǒu bù qí)。abcd式组合,良莠不齐意思是:形容好坏参差不齐,水平不一。 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同水平和质量的对象时,需要有辨别和选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