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之雄的解释
形容出身贫寒却有雄才大略的人物。比喻平凡出身却有卓越才能的人。
出处
1.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指项羽,意为“出身布衣而有英雄气概”。寓意
强调出身并不决定成就,鼓励通过个人努力实现卓越。
列子
1.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布衣之雄。2.
在商界,他被誉为布衣之雄,凭借智慧和毅力取得了巨大成功。3.
这位作家出身平凡,却以其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文学界的布衣之雄。4.
他从小在农村长大,通过自学成才,被大家称为布衣之雄。5.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虽然出身普通,但通过创新和努力,成为了业界的布衣之雄。布衣之雄的翻译
德语
ein Held aus einfachen Verhältnissen
日语
布衣の英雄
法语
un héros issu d'une famille modeste
英语
a hero from humble beginnings
布衣之雄的字意分解
bù
1:(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3: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4:古代钱币。
5:铺开。
6:引申为散开,分布。
7:布列。
8:布施;施行。
9:公布,颁布。
10:传布。
11:陈述。
yī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同本义。
3: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yì
1:穿衣。
2:遮盖;包扎。
3:依靠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ióng
1:(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2:同本义。
3:泛指动植物能产生精细胞的。
4:指男子。
5:指为首者,居前列者。
6:杰出的人物。
7:强有力的国家。
8:比喻高强、胜利。
9:雄壮;雄伟。
10:威武。
11:雄健,刚健;豪放。
12:强有力;杰出。
13:优胜;称雄。
14:姓。

布衣之雄,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yī zhī xióng)。abcd式组合,布衣之雄意思是:形容出身贫寒却有雄才大略的人物。比喻平凡出身却有卓越才能的人。 强调出身并不决定成就,鼓励通过个人努力实现卓越。